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华赛年鉴
2007年03月13日 17:56 华赛官方网站

  评委感言:

  徐祖根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执行会长、新华社摄影部主任

  与首届“华赛”最大的不同就是本届“华赛”总体水平比去年高,国际性也比去年强,许多国外摄影师都送来了自己的作品,许多重大国际事件在本届“华赛”中都有体现。新闻摄影记者要在第一时间赶到新闻现场,这是我一直提倡的观念。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世界上发生的所有新闻事件都是我们记者自己拍回来的。我认为不仅新华社,其他所有的媒体都应大胆地说:“我们的记者在现场。”

  钱悍 大众时报摄影部主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

  我感觉在“华赛”这个平台上,对所有照片都是公平、公正的,参赛作品得靠真本事,只能凭照片说话。有许多中国作者的稿件文字太长,可能是作者想说得更清楚些,但既长又繁的叙述还是没有说清楚,外国作品的好说明就是五个要素的简单的背景交待。还有中国的一些作品连个地点都说不清,城市名称都没有,竟有“我市”、“省博物院”之类的说明。这怎么行,基本要素都没有,说得再长也没用.

  罗伯特-普雷基 美国联系图片社总裁

  “华赛”是一个很棒的赛事,受到世界范围内职业摄影记者高度的认同和重视,这是由事实证明的。我相信“华赛”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赛事,当然,条件是深圳要把“华赛”坚持办下去。年度最佳新闻照片是一幅很出色的照片。这张照片是评委会代表本届“华赛”评委对世界发出的一个信息当然要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通过这幅照片也能展示“华赛”的水平,毕竟它是一个年轻的比赛,需要不断推出精品来扩大影响力。

  文森特-门泽尔 荷兰商报摄影师、首届“华赛”评委

  我关注中国新闻摄影已经大约有20年了。评选中我看到许多震撼人心的中国新闻摄影作品。但中国摄影记者为什么很难获得在突发新闻类、一般新闻类以及热点新闻类的奖项。客观地讲,有许多世界的重大新闻场合确实很少见到中国摄影记者的身影,不能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这可能是他们最大的原因。那么为什么中国摄影记者能屡屡获得文化艺术类的大奖呢?这不存在水平性方面的问题。可能是他们在这个类别上有很强的实力,能拍出非常优秀的作品。我个人认为,在这方面中国摄影记者确实很出色。

  王文澜 中国日报摄影部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常务理事

  摄影术的功能就是记录,就是反映生活。过去只能用它来记录领导、名人。现在我们拍普通人的状态比原来自然了,摄影的作用也更彻底了。对于普通人的生活,不能只看到唯美的,也应该忠实地去挖掘他们丑陋的、平凡的一面。关键是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才能表现。

  王瑶 中国新闻社摄影部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常务理事

  “荷赛”已经做了那么多年了,而“华赛”这才第二届,可以说是一个成人与一个孩子在力量上的比较。但我觉得本次“华赛”从组织到评选还是非常成功的,应该说是一个名符其实的、高水准的国际比赛。我觉得具有东方特色的“华赛”没有必要去模仿“荷赛”,如果“华赛”没有自己特色的话,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在举办第一届的时候,单是把这么重大的一个比赛做出来,就是一个胜利。今后,“华赛”怎么树立她的独特性,是我们应该思考和研讨的话题。

  山口百希 日本朝日新闻写真部主任

  “华赛”是一个体现水平、不断发展的国际比赛,能看到世界各地最优秀的摄影作品,能参与其中我感到非常荣幸。照片是国际性的语言,不需要更多文字性的语言表述。我个人比较欣赏有内涵的照片。好的照片不仅要有一定的摄影技术水准,还要求拍摄者对被摄物体有深入的主观感受,能让观众通过照片感受到摄影师的思想,感到摄影师融在照片中。中国记者在技术方面不存在问题,只要给他们更多机会到现场,相信他们能获得更多重要的奖项。

  阿兰-勒布克 法国昂热国际独家新闻节主席、首届华赛评委

  我们看到了很多好照片,评委讨论得非常热烈,而且组织方面做得很好,大家合作得非常愉快。我觉得比赛的宣传要更大,评奖结束后多出去展览,让更多的人知道它。我非常看好“华赛”,虽然它跟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大赛还不能相比,但我们相信它可以成为亚洲最有影响力的新闻摄影比赛。当然,这不是一二届就能做到的,可能至少要三五年的积累。荷兰阿姆斯特丹用几十年办出了一个“荷赛”,深圳为什么不能呢?

  杜耀峰 陕西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

  本届华赛最大的特点就是国际化有所增强,无论是评委还是参赛作品。第一届华赛是外国作品偏少,而中国评委偏多。本届的国外作品要占大约60%,更彰显“华赛”的国际性。从中外记者的作品特点来看,我们的记者是再现现场,而不是表现现场。而外国记者的作品一看就知道贴近性比较强。这样外国记者就更容易获得冲击力的照片。因为他们在事件发展巅峰时刻出现在现场,并能很好地把这一事件的巅峰性表现出来。

  黄子明 中国台湾《中国时报》摄影部主任、首届华赛金奖得主

  台湾和大陆在新闻摄影方面差不多。如果跟国外相比,确实存在差距,但这不是问题。最应关注的并不是这个差距,而是我们自己的媒体的发展。华赛第一次就有二万多张照片参赛,已是非常不容易,今后应该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士来参赛。这是很重要的。亚洲其他国家的很多比赛都是大奖赛,像华赛这样高起点的国际性新闻摄影大赛很少。“华赛”做亚洲第一,很有希望。

  莉莎-博托什 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图片主编

  我见到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图片,华赛的水平很高,有好照片就是保证。但我觉得世界上有很多摄影比赛都有这个问题,“似曾相识”的照片还是占相当的比例的。很多摄影记者都把以前的获奖作品当作模仿对象。摄影应该不断寻找新的题材和新的表现方式。评委们都是看过无数照片的人,他们在比赛中最想看到的是新东西。

  保罗-巴克 路透社新闻图片全球编辑、新闻图片亚洲总编

  我很诧异组委会做了那么多工作,照片也在最后评选前就经过了初选。每个人都很专业,有些照片的质量非常好。我认为一幅好的照片应该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要深入事件的中心,要有准确的曝光,以及平衡色彩和其他技术性技巧。年度最佳照片就是一幅非常出色的新闻照片,它象征着人类要对未来充满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