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于文国:中国新闻摄影四大亮点回眸
2007年03月15日 17:06 人民网

  盘点2006年的中国新闻摄影界,理性发展的成分呈主要基调,与去年相比浮躁之气少了许多。按“规律”办事、按“规矩”做事的专业本色明显加强。具体可在以下“四个亮点”中得到体现。

  亮点之一: “华赛”坚守原则 完善“规则”设计

  2006年3月21日至24日,经过3天半认真而紧张的评选,第二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评委会完成了所有奖项的评选并公布了获奖名单。在128幅(组)作品分获金银铜奖。本届“华赛”与首届不同的是为了增强新闻性、影响力和权威性,组委会做了三点改变:一是,评委会成员由15位减为13位,中国的评委数由8位减为6位,外国评委数仍为7位。 二是,奖项由首届的七大类14项改为八大类16项,原“突发与重大新闻”一类被改为“突发性新闻”与“非突发性的重大新闻”两大类。 三是,设奖的数量有所减少。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缅甸、印度、墨西哥和智利等77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赛者寄来了27028幅参赛的新闻摄影作品。在2389位参赛者中,国外参赛者占总数的58%。参赛作品总数比首届增加了5000多幅。

  整体看,第二届“华赛”从照片的质量、数量、参赛面、中外评委的比例以及影响力等方面较首届都有明显的提高。对此,国内外众多媒体给予了大量的关注与报道。

  然而,获奖消息发布一周后,有网友发现获得经济与科技新闻类金奖的中国摄影师林勤的《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为电脑软件“挪大楼”的“拼接照片”,并将2005年5月23日同一作者在报纸上已经公开发表的原始图片的报样粘贴到了网上。另有网友还对获奖作品中《流水线上的打工妹》的拍摄日期提出了置疑。“华赛”组委会立即做出反应,仅用了一天时间就对网友提出的置疑进行了调查并以最快的速度作出了处理决定,于4月3日宣布:取销中国摄影师林勤的经济与科技新闻类的金奖作品《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和因在组委会不知情的情况下,根据比赛规则中“评委可以从落选组照中挑选符合规定照片进入单幅摄影作品比赛的规定”,将一幅摄于2005年之前的作品从该组照片中挑选出来,参与单幅照片的评选,而造成了拍摄时间不符合单幅作品要求的银奖作品《流水线上的打工妹》的奖牌。并就由于组委会前期工作的疏漏,在对参赛照片的登记中没有注明整组照片中每一幅作品的拍摄日期,而对摄影师及本届“华赛”评委会造成的不良影响深表歉意。其后,作者林勤又在相关媒体上做了公开的道歉。

  对于“华赛”处理问题的态度和速度,公众给予了普遍的好评。

  有网友认为,对于仅仅举办了两届的“华赛”来说,遇到这样的问题是第一次。同时,也由于出现问题使第二届“华赛”受到了更高的关注和非常规的色彩。所以,一定意义上说,这次“出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事实上对业界是一次非常好的“自律”的实践。它带来的启示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表明“华赛”的规模、获奖作品的影响以及摄影师的知名度是一把双刃剑。影响力越大、关注度越高,公众对它的要求也就越高,对参赛和评选双方的监督和约束的途径也就越多。说白了,林勤“拼接照片”除了自身需要接受教训之外,同时也给“华赛”如何保持可持续性发展、进一步完善“华赛”的制度设计和职员自律,以杜绝各种漏洞的出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勇敢的面对问题,果断的纠正错误、加大执“法”力度,是保持或者提升“华赛”以及任何赛事的影响力、公信力、生命力的最佳途径。也正是出于这样的共识,2006年“华赛”组委会于9月26日在京宣布:第三届“华赛”向假新闻照片宣战,同时,还对组照的参赛作品及相关方面进行了更详细、更科学的制度规定。其三:社会越是发展、科技手段越是多样化,保持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成本要求和素质要求也会越高。秉承专业的精神和科学的精神就越需提高。否则,就会付出代价。

  2006年是自2005年10月17日,在西安召开的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上,中国新闻摄影界第一个行业性自律公约《中国新闻摄影工作者自律公约》出台的第一年,“华赛”撤回“拼接照片”奖牌的事件,事实上又成为一种标志或曰践行“公约”的态度,相信今后中国新闻摄影界的行业自律将会越来越好。

  亮点之二, “央视”照片展播助推作品评论

  2006年12月1日至月底,由中央电视台媒体广场主办、数十家中央及地方媒体支持的《影响2006》CCTV图片新闻年度评选,开始在每天的6点30分、7点20分和17点10分左右的央视一套和新闻频道对来稿入围的新闻摄影作品进行高频率、长时间的展播。与此同时,《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 》《腾讯网》、《央视网》等多家网站也全程在首页挂栏转播了这次评选的过程与结果。创造了中国关于新闻照片在流动媒体上展播的力度最大和时间最长的纪录。

  在这一展播中,引起社会关注或者说最超出主办者预期的是由主办单位聘请的,来自新华社、中新社、经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新民晚报、北京青年报、人民摄影报、中国摄影报等13家中央和地方媒体的14位首席摄影记者、摄影部主任、图片总监、摄影报老总等资深新闻摄影专家对每幅入围作品进行的专业点评。结果表明,这次的操作形式和效果实际上成为了一次关于新闻照片评论以及必要性的良性启蒙。

  众所周知,新闻摄影的传播过程及其目的整体上说就是“用新闻照片配以简单的文字,传递新闻信息和影响受众”。而影响受众的实质则是指思想而言。新闻摄影评论的功能恰恰就是加大了对新闻照片在传播过程中的信息和思想的解读。长期以来,我国新闻摄影界对于评论而言,其需求的自觉、价值的认识和操作的力度呈现弱化状态,这次央视照片展播中加评论的传播效果给了业界一个提示:“新闻照片的评论不仅需要而且重要。”

  2006年在湖北日报、北京青年报、人民摄影报、中国摄影报等位数不少的平面媒体上,也分别在不同程度的做着对新闻照片点评或者评论的尝试。他们的形态有两类,一种是对新闻照片内容的评论,另一种是对新闻摄影专业的评论。两类评论的受众群不同对评论撰写者的素质要求也不同。

  另外,超出央视主办者预期的另一点是:评委们在评选过程中提出的关于电视图像与报纸照片的区别问题。在我国这是第一次由国家电视台评选报纸的新闻照片,同时,也是第一次由新闻摄影专家在评选中明确涉及和提到了报纸新闻照片如何区别于电视流动影像的新闻实践。在《影响2006》CCTV图片新闻年度评选中评委们认识到:“电视本身就是影像,如果报纸新闻照片的特色不能有别于电视流动图像,那么,这个评选就一定程度上消弱了它的必要性。”近年来随着电视和网络媒体的普及,流动图像对平面媒体新闻照片原有的空间形成了冲击,甚至有人断言,流动图像将最终取代固定画面等等。尽管,这些判断无论从经验上还是从理论上都有些武断,但是,其提醒作用也显而易见。如何扬长避短,寻求一种各自的“不可替代性”就成了一个既现实而又必要的问题。可喜的是在这次评选中14位评委已经初步就这种“不可替代性”达成共识并付诸评判,那就是新闻照片独家具备的“新闻细节及思想张力”以及高度概括的“视觉语言及决定瞬间”。

  亮点之三:“都市军团”归位 聚焦身边故事

  “用真实的故事解读社会,以身边的视觉促进和谐”既是读者的一惯需求,也是2006年我国新闻摄影人尤其是一些都市市场类报纸的新闻摄影工作者们在深刻反思了前几年一窝蜂地“向西方看齐”,过于“贪大(大事件)求洋(外国事)、舍近求远”后自醒、自新、自信的结果。而这一普遍发生的变化在广州的新快报的改扩版中得到了生动的见证。新快报从2006年3月份起,每天在新改的版面上增加了《广州.城市快镜》的新闻摄影板块,一改过去新闻摄影版过于舍近求远全力追求所谓“大新闻”的惯例,而把这个栏目的定位锁在了城市居民(该报的发行对象)身边的事儿,把《广东‘的哥’的难言之隐》、《社区民警SIR们的“家长里短” 》、《我的珠江我的家园》等一大批与广州市民密切相关的、鲜活的、又极具建设性的专题摄影报道,用原生态的手法准确地“选择”到了版面上,同时,在选择照片时,还坚持把 “不一定是最抢眼的照片,而是让最适合本报传播的照片” 作为好照片的标准,使报纸与读者之间消除了距离感、增加了亲和力,因而受到了欢迎。据介绍,广州的不少市民一边拿着新改版的新快报一边用手指着《广州.城市快镜》中的某一幅照片,一边辨认着是邻居张家的老大还是隔壁李家的老二的同时,喜滋滋地从兜里掏钱买报并接受了采编者在新闻照片中暗含着的建设性和指导性……。

  事实上,这种集新闻性、指导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摄影报道又恰恰是所有新闻摄影人的理想追求。因此,2006年我国新快报等众多都市市场类报纸的摄影记者们的这种“聚焦身边故事”的变化,既是一次对新闻摄影规律认识的进步,更是一种对市场追求的归位。

  亮点之四:拍卖锤声走高 深层思考破题

  2006年,一直“做而不说或者少做少说”的中国照片拍卖活动,终于由低调变为高调。尽管这次照片拍卖专场中新闻照片只是照片拍卖的一部分,但是,仍然引发了各方面关于对新闻照片拍卖的关注、热议与思考。有关媒体在报道中这样表述:11月23日,北京华辰拍卖公司秋季举行影像拍卖专场,133幅中国摄影作品公开竞拍。这是中国的第一次影像专场拍卖,在亚洲也属首次。其中,解海龙的《大眼睛》作为在全世界只有30幅20英寸规格的收藏级作品,估价为24万至30万元人民币。除此之外,一直以来从未真正进入中国国内的收藏市场的李振盛的代表作《虔诚者》、吴印咸的《毛泽东在延安》、李晓斌的《历史的审判》等众多名家名作也出现在了拍卖现场。

  在这次拍卖结束后,一位老摄影记者感慨:“这些老新闻照片的作者们拍摄这些照片时何曾想到过今天会拍卖、还会有那么高的价格……”。

  于是,对当下关于摄影记者与新闻摄影作品以及与市场相关的一些深层理论问题的思考也随之破题:

  比方说,摄影记者在拍摄新闻照片时是商业价值第一还是社会责任第一?新闻照片的新闻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关系,新闻摄影美学与商业摄影美学之区别?

  比方说,新闻照片的现实价格与长远价值的辩证关系?

  比方说,对于新闻摄影作品,记者自己的估价与收藏家的出价以及社会公众的评价之区别与操作?如何构建中国优秀新闻照片的市场评价体系?

  比方说,新闻摄影作品是否属于 “商品”?如果是,那么,摄影记者,这个“特殊商品”的生产者是商业知识分子还是人文知识分子?怎样看待和对待摄影记者的职务作品等等。

  总之,这次在中国并非破冰意义的拍卖与收藏活动所形成的影响力度,已超出了其拍卖与收藏本身的商业价值,所以,注定为社会所记忆。

  (作者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兼学术研究部常务副主任、工人日报摄影部主任、高级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