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第二届“华赛”评选再度花开鹏城(图)
2007年03月16日 13:48 人民摄影报
第二届“华赛”评选再度花开鹏城

  本报讯(记者 尹玉平) 三月的深圳,春意浓浓。第二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简称“华赛”)在海内外新闻摄影人的翘首以待中,于3月24日下午在这里揭晓。

  3月21日—24日,中外8个国家和地区的13位评委本着公平、公正的评选规则,用3天半的时间对来自世界各地的2.7万幅照片进行了紧张、辛苦而认真的评判,最终,全部奖项都各归其主。

  美国《时代周刊》保拉•布朗斯特恩(Paula Bronstein)的作品《克什米尔地震的难民》获“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

  中国记者林勤、余海波、蒋生连、杨刚等40余位记者的作品榜上有名,获奖作品主要集中在“经济与科技新闻”和“文化与艺术新闻”两大类;美国记者、摄影师的获奖总数则占本届比赛128个单项奖总奖数的1/3以上。

  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办的本届“华赛”是继去年在鹏城深圳成功举办首届之后,再次由深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深圳报业集团承办,新华通讯社摄影部、人民日报摄影部、光明日报社、中国新闻社、中央电视台、凤凰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日报新闻图片网、深圳新闻网、深圳企业家摄影学会、人民摄影报等多家媒体参与协办,并再次在鹏城深圳举办的。本次比赛共收到来自77个国家和地区的新闻摄影记者与摄影师的27028幅作品,比去年的21627幅多出了五千多幅,而且质量也有所提高,外国参评照片数量达到总参赛数的58%,说明“华赛”的世界性比上一届有所增强,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形成了新闻摄影界新的世界品牌。

  本届“华赛”与首届相比有“三变三不变”和“两改进”的特点,不变的是:“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不变;倡导的“五个先进新闻摄影理念”不变;深圳依然是“‘华赛’圆梦的地方”不变。三个变化为:评委由首届的15位减为13位,中国评委由首届的8位减为6位(大陆5位,台湾1位);题材类别由首届的7类14项改为8类16项,即把原来的“突发性与重大新闻”类改为“突发性新闻”与“非突发性的重大新闻”两类;奖项设置由首届的每项1个金奖、2个银奖、3个铜奖、10个优秀奖,改为每项1个金奖、1个银奖、1个铜奖、5个优秀奖。两个改进是:一、评选程序更科学,由去年的先评各类单幅变为先评组照,这一方法的直接作用是能使落选组照中的好照片以单张形式进入同一类别的单幅角逐,让好照片有更多的比拼机会;另一个是,组委会为增强获奖作品的新闻性,除改变奖项分类外,还在本届评委的构成中增强了通讯社和报社等一线新闻摄影从业人员成份。

  从本届“华赛”的获奖作品来看,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夺得本届“华赛”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的作品《克什米尔地震的难民》的作者是全球最大的图片社——盖蒂(Getty)图片社驻泰国的女摄影记者保拉•布朗斯特恩,由于她本人受邀担任了刚刚结束的第49届“荷赛”评委,所以没能再往那里送稿,于是就将自己这组得意之作送到“华赛”这个平台,这足以说明我们刚刚起步的“华赛”在世界上已经具有相当的影响;第二,令我们人民摄影报深感自豪的是本届比赛的获奖作品中有十余幅组曾在去年本报的日常报道中刊登过,其中也包括海外作品。

  “华赛”组委会将于5月中旬在深圳举行隆重颁奖仪式、获奖作品首展式、获奖作品年鉴首发式,并举办“华赛”高层论坛等系列活动。